Pixie 2 QRPp CW TRX 电路板简要说明(第三版)

用两个常见小功率三极管和一个 LM386 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完成了一个基本的 200mW 发射机与直放接收机的组合。“皮鞋”推荐使用在 80 米和 40 米波段,但是也可以应用于 20 米、15 米甚至 10 米波段。

波段的切换十分方便,除了更换晶体外,只需要更换前端的低通滤波器。“皮鞋”的优点是体积特别小巧(56mm x 41mm),成本低廉(不超过 15 元),用 9V 叠层电池,无需绕电感——因为所有电感可以用市售电阻状外形的色环电感。

“皮鞋”的制作无需特别的仪器,具有烙铁、万用表和一个带假负载的高频功率表(容易自制,见图)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示波器最好。

“皮鞋”虽然简单,但也是一种可实际使用的机器,多位美国与日本的爱好者用“皮鞋”联络了多个几百公里外的业余电台并 QSL 确认。BD6CR 也用“皮鞋”听到过多次稳定的国内的 SSB 信号和 CW 信号。

见图,Q1 与周围元件构成了典型的考毕兹振荡器并且一直保持振荡(故在接收时有 1mW 左右振荡信号泄漏),信号通过 82pF 电容直接耦合到 Q2,在发射状态下,Q2 作为 C 类功放,放大后的信号经 0.01uF电容耦合到π型低通滤波器,然后送天线发射;在接收状态下,Q1 与周围元件构成差拍振荡器,Q2 作为差拍混频器,混频得到的音频信号经过 0.1uF 电容耦合送到 LM386 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在 LM386 的 5 脚经 10uF 电容隔直后送耳机。电键不但控制 LM386 电源的通断,也切换 Q2 的偏置,使之工作在不同的状态下。

电路板上所有元件(参考元件清单,其中三极管选择并不严格,只要放大倍数 100-200 的任何普通硅小功率或中功率管都可使用)都已明确标注,只要按照标注焊上元件就可。标注为“L”与“VC”的元件用于 VXO 与 RIT 改进,可以不管。“+9V”处接电源正,“SPEAKER”接耳机或喇叭,“ANTENNA”接天线,“KEY”接电键。建议在“7.060M(3.579M)”晶体与“1uH(2.2uH)”电感处留个插座,以便切换波段或频率。

焊接结束应检查是否存在短路,若无,加上 9V 叠层电池,接上耳机,不要接天线,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微小的“沙沙”声,接上天线噪音增加或者可以听到一些信号,整机电流在 10mA 以下。若听到很大的啸叫声或电流过大,说明电路自激,解决办法是在“SPEAKER”两端接一个 103 瓷片电容,若无 效,再在 LM386 电源滤波的 10uF 电容两端并接一个 103 瓷片电容,若仍无效,在 9V 电源输入端并接一个 103 瓷片电容。至此接收应基本正常。然后接上带假负载的高频功率表,短接“KEY”两端,耳机中应迅速无声,高频功率表有一定输出。若无输出,检查电路有无起振,检查 Q2 是否损坏。发射状态下整机电流为 40-100mA,因 Q2 的放大倍数不同而不同,若需要获得大一些的发射功率,请选择放大倍数大些的管子。发射时在旁边 0.5 米处放一个短波/中波收音机,调节频率,切换波段,除了载频和谐频外,应听不到其它由“皮鞋”产生的信号。如有其它信号,说明存在高频自激。割开 Q1 和 Q2 之间的电源线,用 100uH 电感和 100 欧姆电阻并联后再串联进去,可有效消除高频自激。

电路板提供了“摩机”的方便。若需调节频率,可以将晶体振荡器改成 VXO,方法是割断晶体与电源负(电路板上下面的一个 100pF)间的连接(电路图中打叉处),在 L处焊上 10uH 左右电感,在 VC处接 50pF 左右的可变电容。另外的一种摩机方法是增加 RIT 功能,方法是割断上述的连接,在割断处两端焊上一个 60pF 左右的电容,在 L处焊上 103 电容,在 VC处接一个开关,作为 RIT 开关。60pF 的电容可以提供几百赫兹的频率偏移,改为 30pF 可有 1000Hz 左右。关于低通滤波器,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在 40 米波段可以用 470pF+1uH+470pF,在 80 米波段可以用 820pF+2.2uH+820pF,其它波段可以自己实验。用磁环绕制线圈可获得低的插入损耗,提高发射功率。

注意:晶体应使用基频晶体,不能使用泛音晶体。一般 40 米与 80 米波段的晶体都是基频晶体。市场上常见的晶体有 3.579545MHz,3.6864MHz,北京天路达电讯器材研究所还供应 3.500-3.600MHz,7.042MHz,7.060MHz 晶体。

Pixie2 QRP CW TRX

点击这里下载PDF Pixie2 QRP CW TRX